殺不死會讓你更強大|1011歷史性血崩的反思與學習
看了一整晚大家反省文、抄底文、退圈文,很多大神前輩們的經驗都非常寶貴,那麼我也說一些可能有用的意見,有點長,但可能幫到你:
很多人藉著這次清算說不要碰合約,但其實合約只是工具,正確來說應該是不要玩合約卻不帶止損(或者沒有做好倉位隔離),這次傷害最深的是低槓桿合約當現貨拿的那一群。
你以為血洗就是屠殺合約賭徒?No,我身邊的交易員朋友因為長期在合約市場混,對風險極度敏感,反而逃得快,逃得早,甚至提前做好了風險提醒。 例如台灣大神 @CryptoPaultw早在群裡進行風險提醒,我兄弟雞腿群大神 @CryptospaceAlex 一早提醒我清槓桿,別加倉,群裡面也早兩個星期開多了VIX,並減少了入市,今早起來大家還有點錢賺。把部分資產分配在高質量Algo(量化)非常重要 這次崩盤我投的量化全都在幫我賺錢(今天單日10%+),結果我今天整體居然還是在賺的。我不是想炫耀自己還是什麼,只是我想藉此帶出量化策略的強勁之處。
我在年初給很多KOL朋友都推薦過量化,但可能幣圈人普遍對量化理解不深,而市面上的確很多量化策略都非常低質,甚至是Scam,所以當時並沒有很多人理會我。而且量化不是每天在印錢的,導致有朋友看到量化在牛市時某些時段跑輸大市就關掉。
他們真正強的地方是在市場極端狀況下(我睡覺的時候)還能自動化地理性交易獲利(前提要高質),不分牛熊,數據為王,風險可控,不說別的,老友aka香港著名量化交易員 @calvintsaikm 倉位的長期表現大家有目共睹;量化大戶 @DesmondCrypto 更不用說,基本已經免疫於市場血洗。
我明白的,大家傾向把錢放在自己擅長的地方,不過這是我真誠的意見,大家如果有渠道的話(自己弄/投別人都可以),的確應該配置一點,沒有渠道我可以dm我聊,我可以分享點投資經驗(我認識的朋友/群友優先處理)。
迷因幣必定是重災區?
我觀察下並不完全是,因為具成長潛力的迷因籌碼結構一般來說比較分散,而且市值相對不高,重災區反而在那些高市值的VC山寨,不上不下那種。
這些VC幣下去了短期內很難再上回來,但迷因尤其是10M以下的因為山高皇帝遠反而沒有太大影響,而且恢復很快,這個階段他們的成長主要受敘事驅動,不過接下來迷因的競爭流動性必然會更激烈,加劇汰弱留強的過程。
接下來我會關注敘事潛力很強的小幣(例如ICM主題),或者流動性比較好的迷因(例如BSC),選到強的依舊可以玩,他們依舊可以跑出,至於大山寨我完全沒有接貨的意欲, 除了非常看好而且市值長期被低估的 $fluid 。(順帶一提這次血洗又側面幫 $Fluid 賣廣告了)
單機幣(高控/資金充足),尤其是市值不高的,也是一個機會,因為他們籌碼高控,背後資金充裕,如果這次沒有受太大影響,相信很快就能修復情緒,這些就是與莊家共舞的幣(不過這些雞腿群會抓的啦)還有最後一波嗎?還是說直接熊來?
我沒有預測市場的能力,但目前情緒的確未到極端慌恐,所以要麼你凌晨短炒一波,要麼現在抄的你要有繼續坐貨的心理準備,市場再次下探的機會是大的,不過我對於後續市場Q4還是相對樂觀的(川普變臉一向很快) 所以買不買,買什麼,完全視乎你的持倉策略和資金量,如果未買夠人生要買的BTC那就買一點吧!我這個時候最想反而是加倉量化,但搞笑的是,現在入量化是是追高而不是撈底,因為目前在水上,浮盈中。市場血洗是很好的照妖鏡,尤其是KOL群魔亂舞的時代,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誰才是真正厲害牛逼的人(我絕對不是),好好向他們學習,只要生存下來,他以時日你也會成為那個傲視群雄的加密巨人。
最後我很感恩,上天會在一些我大機率需要繳學費的時刻,拯救我一把,讓我用很小的學費就買到很大的教訓。 當然我也會加倍反思,槓桿這份經驗值,把教訓儘量深深地烙印在腦海裡面,不然市場會要你補交學費。
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來,殺不死會讓你更強大


